回望2022年,出版融合有哪些相關政策發布?
一、“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規劃》明確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數字化創新引領發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顯增強,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我國數字經濟競爭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
《規劃》提出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健全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著力強化數字經濟安全體系、有效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8項重點任務,11項具體工程項目,并提出5項保障措施。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1/12/content_5667817.htm
二、關于實施出版智庫高質量建設計劃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精神,進一步推進出版行業智庫建設,國家新聞出版署決定自2022年起組織實施出版智庫高質量建設計劃?!锻ㄖ访鞔_了出版智庫高質量建設計劃的總體考慮、具體安排和工作組織等內容。
2022年度“出版視點”將聚焦出版強國建設內涵要求與路徑模式、出版高質量發展瓶頸問題與解決方案、做亮主題出版、出版深度融合發展、出版結構與選題優化、出版市場分析與研究、出版編輯隊伍建設、出版史研究等主題開展研討交流。除定期開展常規活動外,還將結合北京圖書訂貨會、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和有關書展等舉辦特色活動。“出版視點”的研究成果,將擇優在有關期刊發表并適時策劃出版相關圖書。
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103183.shtml
三、關于做好出版物數字版樣本繳送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精心部署安排,扎實做好數字版樣本繳送的組織、協調和督辦工作,鼓勵所轄所屬出版單位對未數字化且有存藏價值的歷史出版物開展數字化工作,確保出版單位按要求全面及時繳送數字版樣本。
繳送內容。各出版單位繳送與所出版的圖書、報紙、期刊、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等出版物內容相一致的數字版樣本1份。其中,圖書、報紙、期刊配有光盤或音視頻等附屬品的,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配有圖書或其他附屬品的,應同時繳送附屬品的數字版樣本1份。已繳送過數字版樣本的無須重復繳送。
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103179.shtm
四、關于做好2022年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和絲路書香工程有關工作的通知
該通知明確了9大工作重點、提出了5項工作要求。
工作重點:
1.深入對外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
3.全面宣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4.全面展現新時代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5.展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面貌。
6.展現中華文化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7.展現新時代精神氣象。
8.推介中國科技創新成果。
9.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童心圓”。
工作要求:
1.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2.強化優質內容建設。
3.提升譯介質量水平。
4.規范工程高效實施。
5.加強成果宣介推廣。
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103339.shtml
五、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
該工作要點包含6大部分35項工作要求及工作重點。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高質量教材體系。出臺“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設規劃,遴選建設一批“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全面規范教材、教輔及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嚴格教材審核把關,加強數字教材建設與管理。完善中小學地方課程管理制度。加強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獲獎成果宣傳推廣。遴選確定一批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啟動研制新時代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
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64/202202/t20220208_597666.html
六、關于組織實施2022年度出版融合發展工程的通知
國家新聞出版署啟動實施2022年度出版融合發展工程的有關事項通知。
2022年度出版融合發展工程優先啟動實施2個子計劃。一是數字出版優質平臺遴選推薦計劃,重點遴選推薦一批方向導向正確、優質內容集聚、技術應用領先、資源儲備豐厚、兩個效益統一的數字出版平臺項目。二是出版融合發展優秀人才遴選培養計劃,重點遴選培養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創新創造能力突出、引領發展表現出色的出版融合發展復合型人才。
上述子計劃與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出版融合發展示范單位遴選推薦計劃,共同構建出版融合發展工程項目矩陣。4個子計劃各有側重,堅持有統籌、有重點、有節奏,每年開展2個子計劃遴選工作,同步推薦展示4個子計劃相關成果,確保出版融合發展工程入選項目質量,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推動出版業提升融合發展的整體能力和水平。
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103637.shtml
七、關于開展2022年優秀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評選工作的通知
國家新聞出版署啟動2022年優秀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評選工作。
選題重點
鼓勵網絡文學從新時代新征程的偉大實踐中,精選優質題材,挖掘精彩故事,提煉豐富素材,厚植生活底蘊,展現新時代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反映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抒寫中國人民奮斗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
1.展現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2.謳歌新時代中國人民的拼搏奮斗和實踐創造。
3.彰顯新時代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精神風貌。
4.書寫新時代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的生動實踐。
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103741.shtml
八、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
該意見提出了“古籍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標準規范體系基本健全,工作水平有效提升,古籍保護傳承、開發利用成效顯著,人才隊伍發展壯大,古籍工作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更為凸顯、作用更加突出,古籍事業繁榮發展。”的主要目標。
推進古籍數字化。建立健全國家古籍數字化工作指導協調機制,統籌實施國家古籍數字化工程。積極對接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加強古籍數據流通和協同管理,實現古籍數字化資源匯聚共享。支持古籍數字化重點單位做強做優,加強古籍數字化資源管理和開放共享。統籌古籍數字化版本資源建設與服務,推進古籍專業數據庫開發與利用。積極開展古籍文本結構化、知識體系化、利用智能化的研究和實踐,加速推動古籍整理利用轉型升級。
促進古籍有效利用。完善古籍資源便捷使用機制,鼓勵古籍存藏機構向社會公眾提供古籍資源服務,提高古籍資源開放共享水平,激發古籍保護利用工作活力。加強古籍保護和整理出版成果的整合利用,建設中國古籍版本目錄知識系統,著力構建古籍知識服務體系。
http://www.gov.cn/zhengce/202204/11/content_5684555.htm
九、2022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
繁榮發展鄉村數字文化是該工作要點的十大重要任務之一。
加強鄉村網絡文化陣地建設。持續深化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擴大縣級融媒體中心東西協作交流公益項目覆蓋范圍。加大對“三農”題材網絡視聽節目的支持,增強優質內容資源供給。
推進鄉村優秀文化資源數字化。加大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挖掘保護力度,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持續推動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
http://www.cac.gov.cn/202204/20/c_1652064650228287.htm
十、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該意見圍繞加快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構建數字時代新型出版傳播體系,堅持系統推進與示范引領相結合的總體思路,從戰略謀劃、內容建設、技術支撐、重點項目、人才隊伍、保障體系等6個方面提出20項主要措施。
1.加強出版融合發展戰略謀劃
(1)堅持正確發展方向。
(2)科學設定發展目標。
(3)統籌規劃發展布局。
2.強化出版融合發展內容建設
(4)擴大優質內容供給。
(5)創新內容呈現傳播方式。
(6)打造重點領域內容精品。
3.充分發揮技術支撐作用
(7)加強前沿技術探索應用。
(8)促進成熟技術應用推廣。
(9)健全科技創新應用體系。
4.打造出版融合發展重點工程項目
(10)優化提升重大工程實施效果。
(11)著力打造重點品牌項目。
(12)做強做優頭部示范企業。
(13)加強重要成果展示交流。
5.建強出版融合發展人才隊伍
(14)夯實人才培養基礎。
(15)強化高層次人才培養激勵。
(16)發揮企業人才建設主體作用。
6.健全出版融合發展保障體系
(17)完善政策扶持機制。
(18)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19)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20)逐級抓好貫徹落實。
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103878.shtml
十一、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
《意見》明確,到“十四五”時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立體覆蓋的文化服務供給體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邏輯關聯、快速鏈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點集成的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中華文化全景呈現,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意見》提出了8項重點任務。
一是統籌利用文化領域已建或在建數字化工程和數據庫所形成的成果,關聯形成中華文化數據庫。二是夯實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依托現有有線電視網絡設施、廣電5G網絡和互聯互通平臺,形成國家文化專網。三是鼓勵多元主體依托國家文化專網,共同搭建文化數據服務平臺。四是鼓勵和支持各類文化機構接入國家文化專網,利用文化數據服務平臺,探索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五是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文化新體驗。六是統籌推進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設,增強公共文化數字內容的供給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七是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在文化數據采集、加工、交易、分發、呈現等領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業,引領文化產業數字化建設方向。八是構建文化數字化治理體系,完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體制,強化文化數據要素市場交易監管。
http://www.chinacer.com.cn/zhengcefagui/2022052318622.html
十二、關于教材工作責任追究的指導意見
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教材工作責任追究的指導意見》,針對大中小學教材編寫、審核、出版、印制發行、選用使用等各環節存在的主要責任問題,明確追責情形和處理方式,實行全覆蓋、全鏈條、規范化責任管理。
提出數字教材和作為教材使用的講義、教案、教參,以及民族語言文字教材翻譯、編譯等工作責任追究,參照《指導意見》及有關規定執行。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205/t20220523_629463.html
十三、關于加強劇本娛樂經營場所管理的通知
近年來,以“劇本殺”“密室逃脫”為代表的現場組織消費者扮演角色完成任務的劇本娛樂經營場所快速發展,在豐富文化供給、滿足人民群眾文化娛樂消費需求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良內容及安全隱患。為加強劇本娛樂經營場所管理,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五部門就有關事項發布了此通知。
嚴格內容管理。劇本娛樂經營場所應當堅持正確導向,使用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劇本腳本,鼓勵使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劇本腳本;應當建立內容自審制度,對劇本腳本以及表演、場景、道具、服飾等進行內容自審,確保內容合法。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劇本娛樂經營場所使用的劇本腳本應當設置適齡提示,標明適齡范圍;設置的場景不適宜未成年人的,應當在顯著位置予以提示,并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劇本娛樂經營場所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除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劇本娛樂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劇本娛樂活動。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6/27/content_5698021.htm
十四、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該意見提出著力打造人工智能重大場景、提升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能力、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場景開放、加強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要素供給四個方面任務。
圍繞安全便捷智能社會建設打造重大場景
教育領域積極探索在線課堂、虛擬課堂、虛擬仿真實訓、虛擬教研室、新型教材、教學資源建設、智慧校園等場景。
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22/202208/t20220812_181851.html
十五、“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
該規劃系統謀劃“十四五”時期文化發展的重點目標任務、重要政策舉措和重大工程項目。
推動科技賦能文化產業
實施出版融合發展、電影制作提升、印刷智能制造、大視聽產業鏈建設等工程項目,引導和鼓勵文化企業運用大數據、5G、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超高清等新技術,改造提升產業鏈,促進內容生產和傳播手段現代化,重塑文化發展模式。
加強版權保護和開發利用
加強數字版權保護,推動數字版權發展和版權業態融合,鼓勵有條件的機構和單位建設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版權保護平臺。
鼓勵引導網絡文化創作生產
鼓勵文化單位和廣大網民依托網絡平臺依法進行文化創作表達,推出更多優秀的網絡文學、綜藝、影視、動漫、音樂、體育、游戲產品和數字出版產品、服務,推出更多高品質的短視頻、網絡劇、網絡紀錄片等網絡視聽節目,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
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
推動文化企事業單位基于文化大數據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服務,提升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水平。
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加快發展數字出版、數字影視、數字演播、數字藝術、數字印刷、數字創意、數字動漫、數字娛樂、高新視頻等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促進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http://www.gov.cn/zhengce/202208/16/content_5705612.htm
十六、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
該計劃提出,到2026年,三維化、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鍵技術重點突破,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產品不斷豐富,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瘧?,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打造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業發展格局。
虛擬現實+融合媒體
推廣虛擬現實全景攝像機、三維掃描儀、聲場麥克風、裸眼沉浸式呈現等設備,探索新型導演敘事、虛擬拍攝技術,在新聞報道、體育賽事、影視動畫、游戲社交、短視頻等融合媒體內容制作領域,推動廣播級高品質、大眾化低門檻虛擬現實數字內容同步發展,以虛擬現實技術助力廣播電視及網絡視聽業態更新,支持建設虛擬現實音視頻專區與影院,探索基于虛擬化身等新形式的互動社交新業態。
虛擬現實+教育培訓
在中小學校、高等教育、職業學校建設一批虛擬現實課堂、教研室、實驗室與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面向實驗性與聯想性教學內容,開發一批基于教學大綱的虛擬現實數字課程,強化學員與各類虛擬物品、復雜現象與抽象概念的互動實操,推動教學模式向自主體驗升級,打造支持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的沉浸式新課堂。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推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2.0”,支持建設一批虛擬仿真實驗實訓重點項目,加快培養緊缺人才。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2/art_775aaa3f77264817a5b41421a8b2ce22.html
十七、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
該意見提出了建立保障權益、合規使用的數據產權制度,建立合規高效、場內外結合的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建立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安全可控、彈性包容的數據要素治理制度四個方面的任務。
建立保障權益、合規使用的數據產權制度
探索建立數據產權制度,推動數據產權結構性分置和有序流通,結合數據要素特性強化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在國家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下,推進數據分類分級確權授權使用和市場化流通交易,健全數據要素權益保護制度,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數據產權制度體系。
建立合規高效、場內外結合的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
完善和規范數據流通規則,構建促進使用和流通、場內場外相結合的交易制度體系,規范引導場外交易,培育壯大場內交易;有序發展數據跨境流通和交易,建立數據來源可確認、使用范圍可界定、流通過程可追溯、安全風險可防范的數據可信流通體系。
http://www.gov.cn/zhengce/202212/19/content_5732695.htm